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教学研究>

大学生自杀倾向及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作者:renshebu 时间:2019-05-06 08:47:01 点击:2957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的完成过程,身心发育不协调和不稳定;认知、情绪和意志发展处于成型阶段,对事、对物和对人的认识、态度比较偏激,隐含冲动性;同时,又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以批判眼光审视现实的青年群体,对社会充满理想和憧憬,理想与现实在他们思想中剧烈激荡;面临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此时也是生活事件频发容易导致心理危机,而自身又缺乏能力解决问题的时期,在应对心理危机时最易走极端,采取过激方式,而自杀则是他们在无助时选择的一种不必要的死亡方式。

[关键词]自杀 行为模式 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杀作为一种巨大的、个体无法承受的心理挫折,是由外部事件引发或个体内部归因不良引起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的极端现象。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生活事件。有的是已经被意识到的,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账务管理等;有的是尚处于潜伏阶段,如专业学习与兴趣、就业、恋爱与异性关系、家庭变故等等。生活事件,就对个体的影响来说,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特别是那些消极的生活事件,要求大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主动付出努力应对生活事件导致的各种变化。否则,这种因生活事件而引发的心理压力就会对个体的正常生活形成危机,进而出现不良的认知和行为体验,导致个体采取过激方式予以应对,以生命的完结作为回应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大学生自杀倾向及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自杀状况的流行病学观察:自杀,作为公共卫生重要的问题之一,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因各种挫折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惜生命而采取极端方式自杀的事件多有发生,且有上升之势。

1、当代大学生自杀状况观察;本文所涉自杀状况的数据时间为2005年至2008年。从2005年初到2005年9月北京高校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06年2月20日至2006年3月1日不到两周的时间,某大学连续发生四起跳楼事件,2006年5月某高校女博士自杀,某大学已经连续5年年均1名博士自杀;2007年5月13日清华大学一女生跳楼,2007年5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一男生跳楼,200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女博士坠楼身亡,2007年5月17日武大女生跳楼;2008年12月29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名大四刘姓男生提早走出考场,随后从教学楼5楼跳下,身受重伤;2008年2月24日晚,北京理工大学23岁的女研究生毕业生刘某在宿舍内吞安眠药身亡;2008年2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6级研究生李冬旭在学校宿舍楼地下浴室自缢身亡;2008年2月27日清晨,人民大学大四女生被证实坠楼身亡;2008年6月29日上午,南通大学大四某男生跳楼自杀,原因是学校未发毕业证。

2、当代大学生自杀率分析;关于自杀率问题,其数字可靠性历来备受争议,因为有时候出于种种原因,自杀而亡的事实常常被掩盖,因此,真实的数字可能更高。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自杀已成为大学生第一大死因,全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而20世纪的1982年,国内大学生自杀情况调查,自杀率仅为3/10万;1987--198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大学生自杀率为8.5/10万;93年调查为17/10万。这些历年调查数据对比今年的数据,预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在逐年快速升高。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近几十年间数据变动情况,无不预见一种危险的增长趋势,再综合我国人口基数,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有近10万年轻的生命在消失,而这已不是个别现象!面对这一场场悲剧,我们不禁哑然,是什么让这些年轻的生命不再留恋?并且,面对这已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悲剧,我们该怎么办?

3、当代大学生自杀观念调查;大学生的自杀现象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不断蔓延的趋势。中国社会调查所2005年(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个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访谈大学生中,71.4%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过自杀念头;26.5%的大学生偶尔有自杀念头;2.1%的大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数据可见,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这个数据是十分惊人的。自杀是一个从自杀观念到自杀事实发生的发展过程,认识和确定自杀观念,对帮助个体阻断自杀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心理学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一定要消除“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的误区,以便及时的向那些有明显表达自杀意愿和隐蔽自杀观念的人提供日常的、心理的帮助。

大学生自杀倾向及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自杀倾向及行为的常识性分析

 看到这一连串的血淋淋的数字,震惊之余,我们不仅要问:我们的高校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天之骄子怎么了?他们不是把“刀”指向别人,就是指向自己!刀刀见血,刃刃留痕!有形的伤痛或许可以淡去,无形的伤痛呢?

那么,造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哪些呢?

1、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的个人因素说;大学生自杀原因还当首推个人原因,毕竟这与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力乃至生活阅历等息息相关;毕竟那些凋谢的生命旁边,仍有更多灿烂的生命之花在开放,这于个人是占了很大色彩的。关于目前大学生自杀主观原因,综合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五 自杀,是怎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们对自己的生命如此的漠视呢?据专家分析,大学生自杀比较常见的动机有:(1)解脱型:自杀别作为在绝望中摆脱痛苦、寻求解脱得手段。当大学生而对自身的生理、心理压力或外界应激因素时,容易感到无助和无奈、基至绝望,他们觉得已经走投无路,帮选择自杀的极端方式来减少压力、逃避痛苦。(2)防御型:自杀被作为对挫折感和字责感的一种消极和自我防御机制。当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某种过错而陷入挫折情境时,自杀行为成了一种改变挫折处境、减少自责或逃避惩罚的方式。(3)报复型:自杀被作为一种报复手段,借此释放愤怒和敌对情绪。一些大学生在遇致电问题和烦恼时比如:遭人误解或受人欺负,试图以自己的死来报复或遗责他们所怨恨、敌对的人,使对方承受精神创伤或物质损失。(4)求救型:自杀可以作为求救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一种特殊方式。一部分自杀的大学生并非真的想死,而是处于逆境或痛苦中的他们企图用自杀姿态来引起别人的关注、同情、以便解决问题。其实质是一种向外界的呼救方式或沟通形式。(5)操纵型:自杀被为操作别人的途径。这种人企图以自杀的方式向外界示威,表明他们有能力支配和操纵外物或自己,以使事情按自己的意愿发展。比如,通过自杀行为来达到要挟父母、恋人的目的,或试图改变他们的态度,解除惩罚的威胁。

2、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文化解释;当然,也有专家认为,是以下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的自杀,(1)压力;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环境使得竞争压力不断升级,人与人之间隔阂加大,生活节奏加快,用于交流沟通的时间大大缩短。从教育和社会文化来看,国内外青少年都开始抵制灌输式教育,尤其是东方国家,如日本和我国(包括港台),这造成大学生们的思想迷失,应试教育的存在把这些问题忽视或压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价值错位问题。世界观、价值观的偏差往往造成人对社会的不适应,他们会夸大所受到的挫折和压力,更多地忽视事物的好的方面而仅仅是看到那些不好的方面,笼罩于灰色心境,特别是苦难感中,一些心理承受力较差的人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就可能产生自杀冲动。加上学业的重负,身体和心灵都受到摧残,难免感到绝望。(2)心理脆弱;现在有很多学生娇生惯养,依赖父母、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家庭与学校所关心的只是学生的成绩,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变化。他们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砺,缺乏坚强的意志,又不能自我调节好心理状态。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许多学生拼命学习,但是社会竞争激烈,学成之后又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时就失去了面对困难、面对未来的勇气,一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3)情感纠葛;青年学生经受不起爱情浪潮的冲击,热潮一来,纷纷卷入爱情的汪洋大海,热血沸腾,忘乎所以。然而一部分人轻率,一部分认真。轻率的人把爱情当作游戏,拿得起来放得下;认真的人把爱情当作生命,拿起来了就放不下。前者潇洒而去,另求新欢的时候,后者却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不能自拔。一些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上当受骗之后,忍受不了沉重的打击就走上绝路。(4)悲观厌世;青年学生看到电视、电影中的青春生活尽是风流倜傥、潇洒浪漫、充裕富足、豪华奢侈、良辰美景、幸福美满。而面对的现实却是世态炎凉、冷漠无情、竞争激烈、劳苦艰辛、困难重重,悲观厌世的情绪也就日渐加深,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最终选择自杀,一死百了。某有机化学研究所二十六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教学楼的七层跳下身亡,遗书显示出了他自杀的原因:“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到大学,念完高中考大学,念完大学考硕士,念完硕士考博士,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到了极限,势必承受不了,自然会出现精神抑郁。(5)严重的身体疾病;这里,主要是一些大学生遭遇严重的疾病,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或主观感受,如经济原因、难以忍受病痛折磨等,而使心情陷入抑郁状态,造成严重的自杀倾向。(6)人际关系疏离,失去社会归属感;现代社会的进步,其背后的意义,往往是“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高于长期利益”。因此,许多有意义的关系都以“利益交关”为基础,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即往往宣告关系的瓦解。这样的现象亦蔓延到大学校园,令一些学生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正是这样的疑虑,一旦其出现生命的危机、情绪的颠簸,就往往无法找到相应支持与陪伴,觉得陷入“社会孤立”、“被社会抛弃”而产生自杀意念。

大学生自杀倾向及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三、当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对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成长史、家族史、疾病史、日常生活事件、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人格培养等多因素考察。

1、成长史,在幼儿童年时期,有没有身体疾病,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家庭教育宽松或严厉,父母感情如何;在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怎样、有无要好朋友,与家人关系是否融洽,如何看待感情与性,在学校学习如何,学业和就业是否顺利等等。

2、家族及疾病史,家庭成员中有无躯体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如父母、祖父母等是否患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从精神病理学的观点看,个体家族成员如果有精神疾病发生,个体就有患精神疾病的易感性。

3、人格培养,人的心理活动由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部分组成,心理过程指认知活动,即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个性特征既人格(个性),包括动机、需要、能力、情绪、气质和性格等。个体人格的培养始于婴幼儿时期,所处环境(家庭)、父母情绪、教养方式、期望指数等对个体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培养不当,就会导致个体的人格障碍,即个体人格的某些方面过于突出或增强,并导致他牢固而持久的社会适应不良,个体不但感到痛苦而且贻害周围。具体说,就是他在认知、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方面明显偏离正常,严重影响他的社会功能。

4、引发个体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一般而言有生理、社会、心理等因素。在分析引发个体心理行为问题生物学原因时,首先检查个体是否有躯体疾病,再看躯体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然后考虑生理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寻找引发个体心理行为问题社会性原因时,主要从家庭教养、生活事件发生、社会支持系统、所处环境、道德风俗等方面考察;在剖析引发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因素(认知因素)时,应从其认知能力、错误观念、错误评价、负性情绪记忆、不良归因、老眼光、价值观等方面着手。

5、精神病性原因;有无家族遗传,特别是精神病史,例如抑郁症。

大学生自杀倾向及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四、社会对当代大学生自杀事件的误解

“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自杀者面临的尴尬处境。大学生为什么自杀?不能简单地看待和评论,应从个体内在世界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理性的剖析,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

高校中的思想政治、学生管理等工作者,以及师生和社会往往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层面看待大学生自杀现象,对之进行人生哲学或日常生活的评价。但是,我们从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立场出发,认为个体之所以采取这种消解生命的方式,有他内在的原因。1.日常生活性的评价;这是普通大众对自杀者自杀行为的价值性判断,要么做价值性评判,要么对其行为进行批评;2.人生哲学的归因;生命的意义,对生命价值的追问,这是自杀者自己从内心世界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认识;3.心理因素;自杀者在有了自杀意念以后,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活还是不活?这个世界还值得我留恋吗?

[参考文献]

[1]美 戴纽特·沃塞曼.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2007.

[3]美 P.蒂利希.存在的勇气[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4]美 卡尔·门林格尔.人对抗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5]美 Shea.解读自杀心理[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法 爱米尔·杜尔凯姆.自杀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7]杨玲,樊召锋.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相关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1):235—237